新生儿科创建区“青年文明号“主要事迹汇报材料(保健院)

发布时间:2019-06-11来源:

提到医院里的新生儿科,映入我们脑海的或者是像年画里那样胖乎乎的宝宝们天真无邪的笑容,或者是初为父母的年轻夫妻小心翼翼环搂酣睡的宝宝,情不自禁地把玩宝宝们精致的小手、小脚丫,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一旁憨笑得合不拢嘴的幸福画面;我们似乎还可以听到崭新的生命那充满生机、烂漫恣意的笑声,即使是宝宝们响亮的哭闹也显得格外地美好。然而,我们大多数人恐怕无法想到的,是这里也有惊涛骇浪、争分夺秒;也有孜孜不倦和废寝忘食。

成华区妇幼保健院儿科是一个平均年龄只有31岁,35岁以下医护人员占68.2%的年轻医学团队。多年以来,全科室医护人员精诚团结,奋力拼搏,将全部精力,全部心血投入到儿科临床诊疗工作中,承担着成华区及周边辐射区域的儿科常规病种诊治、新生儿危急重症抢救、转运以及成华区新生儿复苏、艾滋病、乙肝、梅毒母婴阻断的培训与指导等工作任务。2018年门诊诊疗40000余人次,收治住院新生患儿700余人。

一、生命至上,真情关爱

“生命至上,真情关爱”,是儿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对医院服务宗旨“以人为本、真诚关爱”最直接最准确的专科阐释。出于对新生命至高无上的尊重和对下一代健康的真切呵护,他们围绕院训“厚德精医、精诚团结、仁爱奉献、开拓创新”这十六个字,按照创建“青年文明号”的基本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创建实施细则和工作岗位职责,从医德医风、爱岗敬业到技术进步以及作息制度等等都进行了严格规定,通过制度将“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这条基本医德落实到工作的每个方面。科里每位医护人员都将“把患儿当亲人,用真情去关爱”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2017年6月一个炎热的傍晚,一名体重仅有2190g的早产宝宝经剖宫产诞生在我院妇产科,她是个粉粉的小可爱,是年轻的爸爸妈妈第一个孩子,一枚不折不扣的掌上明珠,可不幸却毫无征兆地找上门,使她刚一出生就即刻转入新生儿科住院治疗。住院期间,该宝宝病情变化无常,反复表现出奶摄入量不佳,喂奶后出现呕吐症状以及腹胀、腹部膨隆等体征,经查初步判断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予针对性治疗后相应症状体征逐渐好转,但却反复发作,甚至病情一次比一次更为严重。


image.png

早产宝宝入院时腹部胀气明显


此时,新生儿科医生团队开始对这个宝宝的特殊病情展开讨论分析,除常规回顾分析宝宝入院以来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治疗措施及效果外,全科医护人员还各自通过专业书籍、专业网站大量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同时结合上级医院多个学科专家的悉心指导,并充分参考来源于各自同学、同行朋友的专业意见和建议,经过一番对一切可用资源的调动,最终补充诊断:新生儿牛奶蛋白过敏症。经适当治疗后,该名宝宝的病情终于持续好转,腹胀、呕吐等症状消失,体重增加至2420g,终于在出生后第23天康复出院。


image.png

经治疗后腹胀体征明显缓解


image.png

出院时体重增至2420


在这次的整个救治过程中,该宝宝的亲属备受煎熬,他们心急如焚地期待着来自救治团队关于宝宝病情的信息,却又十分害怕听到不好的消息,每次新生儿科负责通报病情的护士打电话过去时,都能感到对方忐忑不安的、凝重的心情,以及本应欢声笑语的房间里令人窒息的空气。为使孩子的亲属们放宽心,病区主任、护士长像以往一样组织患病宝宝的亲属们进行了一次彻底的面对面沟通,一方面尽可能详细地介绍宝宝的病情,一方面给亲属们打气,请他们放宽心,鼓励他们从精神上与救治团队并肩作战,一起竭尽所能为宝宝的转危为安努力。患病宝宝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亲属中或许曾有人质疑过眼前这支基层医疗队伍的能力,但通过这种及时、彻底的沟通,能够亲眼所见医护工作者的尽心尽力,终于打消了他们绝大多数疑虑,使他们最终还是选择相信这个团队的专业能力,全力配合孩子的检查和治疗,始终保持对医护团队的尊重。因为这份信任,大家齐心协力,不抛弃不放弃,最终让宝宝,让这整个家庭获得了一个圆满的结局。以上这则案例,其实并不算特殊,它仅仅是我们新生儿科的家常而已。


image.png

早产宝宝康复出院


医患矛盾是一个较为明显的社会问题,而每一个孩子几乎都是各个家庭的重心。因此,儿科上上下下一直高度重视与每一名患儿亲属的协作关系,宁愿一次次自己身心受委屈,也坚决不与患儿亲属形成对立,她们通过及时的沟通,富有温情的言语,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患儿亲属想办法、出主意,以此换取最难能可贵的信任,来保证医疗技术的顺利施行。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真正无微不至的关爱。

二、坚持学习、开拓进取

正是因为怀着对新生命以及祖国“花朵”真情关爱,使儿科全体医护人员深感医务工作者责任的重大。为了这份责任,她们把掌握过硬的技术,紧跟医学发展的步伐看得无比重要。科室年轻人居多,她们就想尽办法,利用一切手段为青年岗位成才提供各种途径。多年以来,儿科坚持每周一次集体业务学习,着重各种基本技能的烂熟于心,并积极采用多媒体以及微信等现代化信息平台工具进行学习、交流,鼓励青年医护工作者积极参加院内外各种讲座,开阔视野。


image.png image.png

重视业务学习及基本功训练


围绕着“以病人为中心”这个主题,儿科经常性、多形式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如:严格规范病历书写,加强“基本功”训练,夯实基础医疗质量;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标准规范、操作规程,对疑难危重病人、特殊病例、死亡病例认真讨论,严格把好诊疗质量关,努力消除医疗的不安全隐患,确保患儿安全。为了创造人人皆可成才的良好氛围,儿科每年制定青年培养计划,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形式。不定期邀请上级医院专家到科内讲学,进行技术指导,每年派1名医师去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或者进行系统性规培训练,经常性组织医护人员参加、旁听市内各种与儿科专业有关的学术会议,始终把握住儿科医学的前沿及进展。儿科护理人员积极参加继续教育、自学考试、夜大学习,不断掀起护理人员的学习热潮。

通过这些努力,儿科全员自觉学习早已经尉然成风,良好的学习氛围也为科室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推动力,现今的成华妇幼儿科已当仁不让地成为区级医院中具有领先水平的科室之一,即使与其他区和市级某些医院儿科相比,她们也能保持满满的自信。在成华区近年举办的专科技能大赛中,该科室获得全区产科急救技能比赛二等奖,个人获得各类技能比赛二等奖2人次,在医院举行的技能比赛和技术练兵等活动中,该科室连续三年获得医院病历评比第一名,多名医护人员连年获得医疗技术“先进个人”和“竞赛标兵”等称号。在学术贡献方面,儿科也从未以“没时间、没精力”为借口,在繁忙得毫无间隙的艰难情况下,仍取得一定成绩,近年在国内儿科核心期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他期刊发表论文5篇。

三、关爱社会,奉献爱心。

成华区妇幼保健院儿科不仅是一支团结奋进、开拓进取的年轻团队,更是一支充满爱心,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团队。她们让许多初到人间即遭遇社会冷漠无情的新生命感受到了暖意浓浓的爱,她们用点点滴滴的无私奉献为人道主义花朵增添着夺目光彩。

2018年11月6日,由外院转来一名新生患儿到我院儿科住院,因病情紧急,儿科上下立即忙碌起来,开启诊疗行动,治疗十余天后,新生宝宝病情基本好转,儿科护士长准备通知患儿家长办理出院手续,这才突然察觉宝宝住院期间从来没有见到过宝宝的父母前来探视,也没人支付诊疗费用。经多方联系未果,她们这才终于意识到,这名宝宝可能已被无情的父母遗弃。怎么办?孩子已不需要再继续住院治疗了,他该去向何处?不幸中总有万幸,我们新生儿科有一群爱心满满而且医术棒棒的“爸爸妈妈”。该宝宝滞留科室期间,全体儿科工作人员既当医生护士,同时又担当孩子父母的角色,每天承担宝宝的护理,每天洗澡,检查宝宝的身体,关心宝宝衣服是否足够,奶量是否足够,大小便是否异常。护士梅静、何雨、杨丞苓等,还给宝宝购买衣服,宝宝衣服脏了又亲自洗干净、晾干。护士秦红等人还将自己孩子用的音乐播放器送到医院来给新生宝宝用,宝宝哭闹的时候,童声音乐响起,有时可以止住哭闹,让其静静的听音乐。尽管有这样精心的照料,有一天宝宝还是出现了呼吸增快、咳嗽等症状,刘梅和王园医生检查后发现孩子患有肺炎,在给予适当治疗处理后,宝宝终于逐渐恢复了健康。

同时,儿科主任张志华、护士长秦爱梅等工作人员向医院积极汇报该名弃婴情况,在每天繁重的工作之余,仍然积极协助医院及上级部门四处打探孩子父母消息,不厌其烦地联系对接公安、民政、社会福利院等部门和社会机构,终于在2019春节前,该宝宝被成都市社会福利院接收,这总算是让这名不幸的新生命有了一个较为圆满的归宿。据统计,近5年来,儿科竭尽全科所能精心照护、妥善处置社会弃婴共23名。其中单名弃婴最长照护时间达72天。


image.png

悉心照料弃婴宝宝(一)


image.png

悉心照料弃婴宝宝(二)


image.png

宝宝和“妈妈群”合影


image.png

和民政部门顺利交接


这就是我们成华妇幼引以为豪的儿科,她们这些年来付出了许多,但也收获了许多,展望未来,她们将继续优化青年成长成才环境,把“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与科室团队持续建设结合起来,把科室的进取进步与医院的建设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引领青年发奋学习,扎实工作。这群年青人,将以更昂扬的激情,更非凡的胆魄,更超人的智慧,让青春在平凡的岗位中闪耀出更绚丽的光芒,使每一朵生命之花盛开得更加灿烂!


青年医护工作者合影

image.png image.png



成都市成华区妇幼保健院

2019年4月10日


上一篇:成都市成华区妇幼保健院 申报成华区“优秀共青团员”个人先进事迹简介 到尾了
返回列表